南京华帝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
南京华帝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
企业动态
行业新闻
技术问答
CACE 技术的工作原理
来源:创始人 时间:2025-05-24 17:10:03 点击量:0

CACE 技术的工作原理:从电化学再生到精准测量的全流程解析

一、技术核心:电化学再生替代传统树脂交换

CACE(Conductivity After Cation Exchanger)技术的本质是通过电场驱动离子迁移电化学原位再生 H⁺,实现水样中阳离子的持续去除与氢电导率的准确测量,彻底颠覆传统阳树脂法的 “交换 - 失效 - 再生” 间歇式模式。其核心原理可拆解为四大关键环节:

二、工作流程详解

1. 电场驱动阳离子迁移

· 系统组成: 核心组件为阳离子交换膜模块,由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(仅允许阳离子通过)分隔成水样通道浓水通道,两侧配置阳电极阴电极,形成闭合电场。

· 离子迁移机制: 当水样流经水样通道时,在电场作用下,水中的阳离子(如 NH₄⁺、Na⁺、Ca²⁺等)向阴电极方向移动,穿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水通道,最终以浓水形式排放。此过程无需传统树脂吸附,避免了树脂饱和失效问题。

2. 电化学再生与 H⁺原位补偿

· 阳电极电解反应: 阳电极附近的水发生电解:\(2H_2O \to 2H^+ + 2OH^- + H_2\uparrow\) 电解产生的 H⁺作为 “交换离子”,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水样通道,补偿因阳离子迁移而消耗的 H⁺,确保水样中的阳离子持续被替换为 H⁺。

· H⁺替代与离子平衡: 水样中的阳离子(Mⁿ⁺)与电解产生的 H⁺通过等效反应完成置换:\(M^{n+} + nH^+ \to nH^+ + M^{n+} \quad (\text{通过膜迁移至浓水侧})\) 最终,水样中的阳离子全部转化为 H⁺,形成 H⁺与阴离子(如 Cl⁻、SO₄²⁻)的混合溶液,便于电导率测量。

3. 氢电导率的实时监测

· 电导电极测量: 经 H⁺置换后的水样流经电导电极,由于 H⁺的极限摩尔电导率(349.82×10⁻⁴ S・m²・mol⁻¹)远高于其他阳离子(如 NH₄⁺为 73.50×10⁻⁴),其电导率可灵敏反映水中阴离子的含量,即氢电导率(CC 值)。

· 多参数协同监测: 同一水样可同步测量比电导率(SC),并通过 SC 与 CC 的函数关系计算pH 值,实现 “一机三测”,避免传统多仪表独立测量时因流量不足导致的误差。

4. 动态平衡与自维护机制

· 自动调节电场强度: 通过监测水样中的氨浓度(或电导率变化),自动调节电极电压与电流,优化 H⁺再生效率,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阳离子负荷变化。

· 无树脂损耗设计: 电化学再生过程中,H⁺由水电解产生,无需消耗树脂交换基团,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树脂法的失效问题,维护仅需定期检查水样流量。

三、关键技术组件与功能

1. 阳离子交换膜

· 材质:聚四氟乙烯基底 + 磺酸型离子交换基团,具有高选择透过性(阳离子透过率>99%)和耐腐蚀性,核电站用膜需额外经过抗辐射处理(如耐 10⁴Gyγ 射线照射)。

2. 电化学再生单元

· 电极:阳电极为钛基镀铂涂层,阴电极为316不锈钢材质,在高温高压环境下(如核电站 300℃、15.5MPa)仍能保持电解效率≥98%。

3. 电导测量系统

· 采用四电极式电导池,消除电极极化效应,测量精度达 ±0.5%,适配核电站氢电导率≤0.15μS/cm 的严苛要求。

四、与传统阳树脂法的原理对比

原理维度

传统阳树脂法

CACE 技术

阳离子去除方式

树脂交换(RH + Mⁿ⁺ → RₙM + nH⁺),树脂需再生

电场驱动离子穿透膜,电解水原位生成 H⁺补偿

H⁺来源

树脂自身携带,消耗后需再生

阳电极电解水持续产生 H⁺

监测连续性

树脂失效后需更换,存在 1~3 小时监测盲区

无树脂失效问题,实时连续监测

维护需求

频繁再生或更换树脂,需强酸药品

仅需检查流量,几乎无维护

抗干扰能力

易受树脂再生度(<70%)影响,测值偏差大

电化学再生效率稳定,偏差≤±2.3%

五、适应性拓展:核级与工业级差异

· 核电站特殊设计: 在核电站应用中,CACE 技术需额外集成辐射屏蔽(如 316L 不锈钢 + 20mm 铅层)、冗余配置(三取二架构)和在线标定(内置⁸⁵Kr 源),以满足核安全标准(如 HAF 级认证)。

· 工业级优化: 联合循环电厂等场景中,CACE 技术可简化为基础版设计,重点强化抗高 pH(如 pH 9.8)和耐氨腐蚀能力,确保在高碱化剂添加工况下稳定运行。

六、原理总结:从 “间歇交换” 到 “连续动态平衡”

CACE 技术通过 “电场迁移除离子 + 电解水再生 H⁺” 的闭环系统,将传统阳树脂法的 “静态交换” 转化为 “动态平衡”,实现了氢电导率测量的三大突破:

 

1. 免维护:无需树脂更换与再生,维护成本降低 90%;

2. 高精度:H⁺持续补偿消除树脂穿透误差,测值偏差≤±2.3%;

3. 全实时:数据完整率达 99.99%,实时响应水质突变(如 Cl⁻浓度骤升)。

 

这一原理革新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的技术瓶颈,更推动氢电导率测量从 “人工维护型” 向 “智能监测型” 升级,成为电力行业(尤其是核电站)水汽品质监控的核心技术。


上一篇:CACE 技术在核电站氢电导率测量中的应用案例
下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 © 2023 南京华帝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2023033282号-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管理